活動回顧


[活動回顧]  【國際事務處】2025國際學術講座——新加坡國立大學談維新副教授蒞校演講

為促進本校教師與研究人員的學術成長,並深化國際間的交流與合作,特別舉辦「國際學術講座」,由護理學系主辦、國際事務處協辦。講座於 114 年 11 月 4 日(星期二)下午 1 時至 3 時,在遠距暨示範教學中心熱烈登場。

這次講座非常榮幸邀請到新加坡國立大學醫學院護理研究中心副教授兼研究主任——談維新老師蒞臨演講,以「Building a Research Program and Developing 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on」為題,分享他多年來在研究發展與國際合作方面的寶貴經驗與深刻見解。談老師憑藉豐富的學術歷練與國際視野,引導與會師生一同思考:如何從自身研究興趣出發,發展長期的學術方向,並透過跨國合作,讓研究成果發揮更深遠的影響力。整場講座內容充實、生動且啟發人心,為師生帶來了一場兼具理論深度與實務啟示的知識饗宴。

在當今全球化的學術環境中,國際合作早已不只是跨國交流的象徵,而是推動教育與研究持續前進的重要力量。新加坡國立大學護理學院深信,與世界各地的學者攜手合作,不僅能提升研究品質,也能讓學術成果被全球看見,進而產生更廣泛的社會影響力。

根據全球大學評比的指標,國際合作對學校整體表現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研究網絡的廣度與深度展現學術連結的能量,國際聲譽則反映出全球學界的信任與肯定,而雇主聲譽、論文引用次數及研究者的 h-index 等數據,更直接呈現出學術成果的持續價值。換句話說,當一所大學能與世界各地的研究者共同發表成果、共享資源與經驗時,不僅能提升能見度,更能讓知識的傳遞跨越地域與文化的界線。對 NUS 護理而言,這不僅是排名的提升,更是一場與世界對話、共同探索健康照護新方向的旅程。

在教育與研究的發展上,國際合作扮演了雙重推動角色。學院經常邀請海外學者開設專題講座,例如探討實施科學、健康教育創新等議題,讓學生能從不同角度理解研究與實務的連結。同時,學生也可參與海外交換與國際實習計畫,親身走訪不同國家的醫療機構,體驗多元的照護文化與醫療模式。這樣的跨國經驗不僅讓學習更有深度,也培養學生的國際視野與跨文化溝通力,讓他們在未來面對多元臨床情境時,更具同理心與包容力。

在研究層面上,跨國合作讓學術成果更具深度與廣度。不同背景的研究者能從多角度切入同一議題,交流想法、共享資源,進而激發更多創新的研究方向。這樣的合作不僅有助於擴大研究規模,也能爭取更多外部資源與專家支持。對教師而言,這更是一段持續學習與自我成長的旅程,讓研究從個人努力昇華為團隊的共同成果。

對個人研究者來說,國際合作往往從一個小小的行動開始。投稿至高品質期刊、參與編輯委員會、善用平台建立專業連結,都是與國際接軌的好起點。參加國際會議更是拓展人脈的關鍵機會——會前主動聯繫講者或潛在合作夥伴,會中積極參與討論、利用休息時間交流互動,會後持續聯繫、安排線上會談。這些看似平凡的步驟,往往是開啟合作的關鍵。即使沒有立即成果,也可能成為日後合作的起點。年輕教師與學生更應善用每次會議的機會,例如在每場報告中結識一位新朋友、於海報展示時交換幾張名片,長久累積下來,便能建立起寶貴的國際學術人脈。

在系所層級,學術單位更肩負起打造合作舞台的重要角色。NUS 護理積極邀請國際專家舉辦線上講座或訪校交流,並開放接待訪問學者與交換博士生,促進研究與教學的實質互動。學院定期舉辦從全國到國際規模的學術研討會,提供研究人員與學生展示成果的機會,同時邀請世界知名學者擔任訪問教授或研究顧問,讓師生能近距離與國際頂尖人才交流學習。這些努力不僅強化了學院的國際能見度,也讓合作關係更深遠、更具延續性。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這次講座與交流活動中,現場更邀請到多位貴賓與師長共同參與,包括本校主任秘書、護理系副主任、國際長、線上參與的護專主任,以及馬偕紀念醫院護理部主任等重要夥伴。大家齊聚一堂,不僅展現出對教育與研究合作的重視,也象徵台新兩地在護理專業發展上的緊密連結。透過這場深具意義的對話,雙方不僅分享教學與研究經驗,也共同探討未來合作的方向,為兩校乃至兩地的護理教育與臨床實踐開啟嶄新的契機。

這場活動不僅是一場國際學術交流,更是一個連結情誼、激發靈感的時刻。透過彼此的分享與對話,與會者對「教育」、「研究」與「國際合作」都有了更深的理解與啟發,讓跨國交流的價值在此刻被真實展現。

談維新副教授分享研究與國際合作經驗

 

談維新副教授參訪國際處暨國際健康與文化交流中心

 

回電子報首頁


活動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