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我的學校,我的貢獻」校務研究專題競賽於11月3日至7日舉行,系列活動內容豐富多元,包含專題演講、海報展示與競賽現場發表,吸引逾百名師生參與。
11月5日上午特邀陽明交通大學教育研究所楊子奇老師進行專題演講,深入淺出地闡述人工智慧在教學創新、研究分析與行政服務各層面的廣泛應用。他透過具體的實證研究案例,說明如何整合課程大數據與學生學習表現,預測其未來職涯發展軌跡,為本校在「醫護人才培育與留任策略」上,提供極具前瞻性的研究方向與決策依據,啟發與會師生對數據驅動決策的無限想像。
同期間,第二教研大樓四樓沙發區展出「校務研究與USR計畫海報展示」,呈現各參賽團隊的研究構想與實踐成果。四組專題分別聚焦於學生學習成效、課程設計、跨域教育與住宿輔導等核心議題:
一、「學生專業課程學業成績、綜合臨床實習表現與就業相關性之影響」團隊,運用十年縱貫資料剖析護理學生理論與實務表現落差,提出具體改進建議;
二、「USR課程學生學習成效分析:以社區實踐課程為例」團隊,評估視覺保健與精準再生課程的學習影響,展現教學創新與社會責任融合;
三、「跨域學習課程之需求與成效分析:以藝術治療學分學程為例」團隊,透過UCAN共通職能分析學生能力提升,建立跨域學習評估模式;
四、「旅店?!學殿?!『學生宿舍方案與輔導』評估」團隊,重新定位宿舍教育功能,實踐「生命、生態、生涯、生活」四生理念,打造住宿教育新典範。
四項專題充分展現「以數據驅動決策、以實踐促進創新」的理念。從護理教育的學用合一、USR課程的社區鏈結、跨域學程的成效深化,到宿舍功能的創新轉型,不僅展現數據導向精神,更體現本校在策略前瞻、跨域教學及學用整合上的持續突破。宿舍計畫以CAS準則為改善依據,推動性別友善住宿空間;藝術治療學程則以UCAN數據驗證溝通與問題解決能力顯著提升,力求建立跨域課程評估的方法學。
此外,研究團隊亦運用混合研究法、外部驗證機制及Power BI資料視覺化分析等方法,強化校務研究的實證基礎。整體而言,本次競賽成果展現本校以「數據驅動問題解決、以實踐推動制度創新」的核心精神,為校務治理與教育品質持續精進奠定堅實基礎。

▲校務研究與USR計畫海報展示吸引不少校內師生駐足觀看

▲護理系余珮蓉老師運用Microsoft Power BI展示資料視覺化與動態分析

▲學務處陳昱勲總結進行策略性介入的實踐經驗

▲林正勇圖資長向參賽團隊提問
|